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 > 正文内容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1991)

剧情/历史/战争  173次播放

视频推荐

分享给朋友:
娃哈哈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1991)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1991)

1991年国产红色经典战争片《大决战之辽沈战役》HD国语中字

◎译  名 大决战第一部:辽沈战役/Decisive Engagement: The Liaoxi Shenyang Campaign

◎片  名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年  代 1991

◎产  地 中国大陆

◎类  别 剧情/历史/战争

◎语  言 汉语普通话

◎字  幕 中英双字幕

◎上映日期 1991

◎豆瓣评分 8.4/10 from 8667 users

◎IMDb评分 6.5/10 from 126 users

◎文件格式 x264 + ACC

◎视频尺寸 1280 x 720

◎文件大小 2527 MB

◎片  长 207 Mins

◎导  演 李俊

      杨光远

◎主  演 古月

      苏林

      赵恒多

      吴志远

      孙海英

◎简  介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饱经战乱之苦的中华民族在短暂的胜利喜悦过后,即将迎来决定民族命运的重要时刻。随着蒋介石(赵恒多 饰)撕毁停战协定,国共两党内战全面爆发。经过两年的正面对决,国共双方的差距逐渐缩小,战局终于迎来决定性的时刻。1948年初,毛泽东(古月 饰)、周恩来、任弼时等共产党重要领导人离开陕北根据地,与刘少奇、朱德率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会合。经过一番审慎的考量与讨论,领导人们命令林彪(马绍信 饰)所率领的五十万东北野战军全面发起夺取东北辽沈战役。对东北去留举棋不定的蒋介石被迫应战,中华民族的命运之战拉开序幕……

  本片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纪念作品,是大决战三部曲的第一部。 

◎获奖情况

  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1992)

  最佳故事片

  最佳导演 杨光远/翟俊杰/李俊/景慕逵/赵继烈/蔡继渭/韦廉

  最佳摄影(提名)

  最佳美术

  最佳剪辑

  最佳化妆(提名)

  最佳道具

  最佳烟火

  表演特别提名(提名) 赵恒多/李定保/古月/马绍信

  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92)

  最佳故事片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1989年5月,该片导演杨光远写出剧本的第一稿后,三次去东北实地考察、选景,访问了辽沈战役的幸存者七十余人,查看了大量历史资料,向军科院、史学界的有关专家请教,仅采访、座谈的录音磁带就有上百盘。

拍摄过程

  为了拍摄塔山阻击战的戏份,摄制组建造了一个网状阵地,这是一个高一米八、宽一米五、长约一公里的庞大战壕。拍摄锦州攻坚战时,为了突出攻城,摄制组把一道河堤改造为解放战争时期的锦州土城,在这里拍摄解放军指战员蹬着冰河、抬着云梯冲向土城以及大沟受阻等五千多人的攻城场面。

  为了表现辽西会战的分割包围的宏大场面,摄制组组织了一万六千余人的部队投入拍摄。摄制组找到了一块近三平方公里有起伏的开阔地,并安排一个营的战士在摄制组拍摄时到四周警戒。因为摄制组在这块场地上要布置六千个炸点、五百辆汽车,其中除了五十辆道具车,有一百辆是买的报废车,车体很象美国的道吉车,正好用来置于贴近镜头的画面第一层,可以任意烧、任意炸。有三百多辆部队的装备车置于后景。另有二十多辆坦克、三十多门火炮、一百多匹战马。从设计到拍摄前,各个创作部门包括制片、烟火、美工、化服道的准备工作量极大,仅在现场布置、排练到实拍,就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影片评价

  绝对的经典,不亚于任何电影!

  该片规模宏伟,人物众多,气势磅礴,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该片的旋律高昂奔放,节奏紧凑明快,步步深入,有效地唤起了观众的心理节奏的共鸣。其次,该片注重将浩大的场面、磅礴的气势与感人的细节描绘相结合,对人物的塑造同样是张弛有度、节奏起伏。该片敢于突破禁区,准确公正地再现了林彪这一特殊历史人物形象。该片有诗意美,首先表现在编导以浪漫主义手法去精心刻划历史的真实,使该片从现实出发但又不拘泥于现实;这种诗意美还表现在编导将大写意的艺术手法与细节的精雕细琢予以美妙的结合。

大家都在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