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 > 正文内容

骚乱俱乐部 The Riot Club (2014)

剧情/惊悚  15次播放

视频推荐

分享给朋友:
娃哈哈

骚乱俱乐部 The Riot Club (2014)

骚乱俱乐部 The Riot Club (2014)

2014年英国6.2分惊悚剧情片《喧嚣贵族/骚乱俱乐部》BD中英双字

◎译  名 喧嚣贵族/骚乱俱乐部/骄子会(港)/高富帅俱乐部/Posh

◎片  名 The Riot Club

◎年  代 2014

◎地  区 英国

◎类  别 剧情/惊悚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幕

◎首播日期 2014-09-19(英国)

◎IMDB评分 6.2/10 from 4,181 users      

◎视频尺寸 1280 x 720

◎文件大小 1.00G

◎片  长 106分钟

◎导  演 罗勒·莎菲 Lone Scherfig

◎主  演 山姆·克拉弗林 Sam Claflin

      道格拉斯·布斯 Douglas Booth

      麦克斯·艾恩斯 Max Irons

      杰西卡·布朗-芬德利 Jessica Brown-Find

      霍利·格林格 Holly Grainger

      娜塔莉·多默 Natalie Dormer

      本·施耐泽 Ben Schnetzer

      汤姆·霍兰德 Tom Hollander

      奥利·亚历山大 Olly Alexander

      马修·比尔德 Matthew Beard

      弗莱迪·福克斯 Freddie Fox

      托尼·魏 Tony Way

      安娜丝塔西亚·海利 Anastasia Hille

      哈维尔·阿特金斯 Xavier Atkins

      约翰·沃曼 John Warman

◎简  介

  影片追随两位牛津大一新生,Miles(麦克斯·艾恩斯)以及Alistair(《饥饿游戏》男星山姆·克拉弗林),他们加入“骚乱俱乐部”(Riot Club)的过程和经历。根据电视特辑所说,骚乱俱乐部成员不到十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而要进入这个精英团体可不容易,随后的片段中,Alistair 就喝下了一杯,加了烟头、蠕虫等各种难以想象的恶心“佐料”的红酒。 

  影片改编自2010年火爆伦敦的剧作“Posh”,骚乱俱乐部的原型据说是牛津大学著名的布灵顿俱乐部(Bullingdon Club),英国许多政要,包括首相卡梅伦,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都是其中成员。其奢华的晚宴,以及狂暴的“入会仪式”,比如在学校餐厅和寝室“打砸抢”等,也同样出名。

◎获奖情况

第39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2014)

观众选择奖(提名) 罗勒·莎菲

第一次知道Posh这个词是大学的时候听辣妹组合的WANNA BE,一位英国外教说Posh在我们国家挺受欢迎的,而且她非常聪明。我就纳闷了,谁是Posh啊?这里面五个靓女没有一个叫Posh的啊?那会英语还非常不灵光,和外教只能指手画脚,她指着贝克汉姆的老婆说,这就是Posh啊,因为她太高、太冷、太高雅!

这才对Posh为何物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打从心眼里对什么“英伦贵族”极端瞧不上眼,觉得都是人,你是贵族能贵到什么程度?吃好、喝好、用好,只要你够勤奋、情商差强人意,这些都不是太大的难题,至于“英伦”、“欧洲皇室”,看过《茜茜公主》、《伊丽莎白》、《爱德华八世》这些个电影后,更是觉得没什么意思,欧洲联姻简直可以称得上一锅粥,各国之间都是兄弟姐妹互相通婚,真心怀疑没生出智障,还真是上苍悲悯。

等年岁大了些,看的东西、接触到的人都多了些,才对Posh、贵族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因为先生是英国人的关系,开始读他们的历史,尽量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当然了我先生就是一个小老百姓,而且祖上是诺曼底人,和英国理论上倒还真不是一个根,是个纯正的土掉渣。英国是一个社会等级非常分明的社会,如果不是读过一些印度宗教书籍和解读印度政治和社会的书籍,如《不顾诸神》、《贫穷的本质》等等,我真心怀疑连印度的Caste name system(种姓制度)也是参照帝国时代的社会阶级层次进而划分的。

但是英国的社会等级之间有一种平衡的默契,或者说英国的等级是一种类似平行的状态,少了自上而下的压迫感,此人是来自伦敦还是乡下的基本可以从口音分辨,你要问伦敦土著有没有优越感,我认为肯定是有的,但嘴巴死都不会承认的,就好像一承认就印证了自己是Racist一样让人羞愧。来自英国乡下的人会因为自己家乡的特色和人文而骄傲,伦敦本土人也会很谦和地去倾听来自大都会圈以外的声音,至少在表面上,蓝领、白领甚至无领阶层都能和谐共处,“互相瞧不上”这种氛围在英国还真不是主流,估计他们都集中火力“瞧不上”法国人吧,哈哈哈。

真正让我意识到“英伦调调”是什么,甚至有点喜欢上它,是源于一部基于小说改编的电视剧——ITV在1981年花费巨资在BBC主席家世袭的古堡里拍摄的《故园风雨后》。故事里面有一位衣着考究、风度翩翩、在牛津大学读书,也是大学里最受欢迎俱乐部中最受瞩目的一员,手里时常抱着一只Teddy bear,开着敞篷车在牛津这座百年古镇里穿梭,他还有一个特别温柔的名字,塞巴斯蒂安。


电视剧里为了刻画塞巴斯蒂安家的百年贵族范,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中饭、晚饭、饭后男士的雪茄时间都有专门换符合场合的衣服,家里宛如卢浮宫,挂着的名画不是古董就是稀世珍品,甚至父母结婚时,相互赠送的不是什么名贵珠宝,而是罗马拜占庭式的小教堂一座,用来安放太过有钱时常让人恐慌的灵魂。

贵族们夏天度假会去威尼斯,住进外表被蔓藤缠绕仿佛年久失修,内在却极富文艺复兴风格的老宅;冬天里贵族少爷们打发时间的方法是骑着骏马,穿着俊美的骑马服,管家带着几百条猎狗跟着,在自家的庄园尽情驰骋打猎;女士们的社交礼仪和待人接物就更加繁复了,让人不禁想到在《傲慢与偏见》里,达西的姨妈凯瑟琳夫人听伊丽莎白说自己的妹妹15岁就初入社交场合,为何那般眉头紧皱了。

贵族仿佛一块金字招牌,只有你有了它,就会被世界轻易认可。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在2014年的英国电影《喧嚣贵族》里,英国人决定自己把所谓的“英伦贵族范”好好解释一下,虽然编剧是美国人,导演是丹麦人,但是不妨碍英国人对牛剑出身、一直是Old money的真正英国富翁家庭尽情的YY。这部电影就是在映射牛剑、甚至是Ivy league的兄弟会,英有布林顿,美有骷髅会,名门望族家的孩子们都拼了命想要加入的小团体,他们不会公开身份,但是会员之间会鼎力相助,保守财富的秘密,保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及财富只在自己的同类里继续繁衍。

犹记得电影初始,小团体的主席说想要发展新会员,老会员们说必须是伊顿公学的,如果伊顿没有好苗子,那至少也要是威斯敏斯特的。其中一位老会员说,哈罗公学的行吗?其他会员就使劲皱眉头,一副十分看不上的样子,要知道无论是伊顿、威斯敏斯特还是哈罗公学都是英国乃至全世界最顶尖的男子中学,在这里上学的人,除了被授予知识以外,他们还要站在最高的地方,了解这个世界,据说很多有钱人的小孩从一出生就报名这三所学校开始排队,长大的过程就是为了进这些顶尖学校。

可是,如此精英的教育制度下,会培养怎样一批人?《喧嚣贵族》里试图向我们揭露他们的一些真相:他们手持骨瓷茶盏,身着百年老裁缝亲手缝制的锦衣,讨论柏拉图、思辨中世纪,可是他们的行为却荒唐的可笑——开着玛莎拉蒂似的豪车在牛津校园狂奔、嗜酒成性、四处砸场子、疯狂的捉弄他人,觉得用钱可以摆平一切。

贵族式精英思维从来都被“阶级”鲜明的影响着,百年未变,《故园风雨后》的作者出身牛津,写得也是自己的贵族恋人,毛姆这个大八卦家也亲自证实里面的每个角色、细节都可以在现实找得到映射对象。因此当塞巴斯蒂安夜晚开车从牛津到伦敦,喝酒狂欢被警察抓到后,他的律师第一时间赶到,帮他用钱摆平一切。《喧嚣贵族》虽然演技浮夸,对贵族少年们的生活过多地停留在表面,但并不影响后面戏剧的张力和冲突——惹了事以后,立刻掏钱摆平,甚至张狂地说,你这个穷人,你口口声声说讨厌我,但还是打从心里喜欢我,喜欢我的钱吧?

张爱玲说,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贵族们的人生也不会有别的旋律,甚至为了保持外表如水晶般的精致,更需要用力把虱子掩藏在袍子之下,作为普通人,如果你羡慕他们的袍子,就要有能力遮盖住这些让人瘙痒难忍、又难以控制的虱子。

很多人说,当下已无贵族,那些长久存留的贵族精英传统和文化因为各种力量的冲击,已经被粉碎的尸骨无存。其实,何必在意这些名号呢?有钱人需要一种精神层面的称谓去宣泄自己的荣耀,那就给他们吧,反正也不会掉块肉。

最可怕的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因为不小心看到了他们的虱子,就觉得有钱人们都肮脏可耻。不要忘记,他们可是花了大价钱、大力气去掩藏那些缺点,这才值得我们敬佩。拥有财富但仍勤奋不止、谦虚谨慎却有雄心改变世界,这样的贵族永远都有,存在在我们无法看到的地方。

真正的布林顿俱乐部成员,认出现在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和伦敦市长鲍里斯了吗?

Tags: 剧情 惊悚

大家都在看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